家,在四方

第六屆柏林臺灣影展

29.SEP - 8.OCT 2023

KINO CENTRAL, BERLIN

捐款支持映像臺灣協會,幫助臺灣電影走向國際舞台捐款支持映像臺灣協會,幫助臺灣電影走向國際舞台捐款支持映像臺灣協會,幫助臺灣電影走向國際舞台捐款支持映像臺灣協會,幫助臺灣電影走向國際舞台

2023

關於今年

TFFB

影展背景

由德國非營利組織「映像臺灣協會」主辦的柏林臺灣影展是歐洲最大的亞洲電影節之一,目標為推廣台灣電影、促進臺灣與德國之間文化交流。協會自2017年起正式成立,致力將臺灣電影帶進柏林,與柏林當地居民甚至其他城市的群眾分享。已經走過五年的年度柏林臺灣影展,成功向德國觀眾展示了臺灣電影的豐富創作能量與多樣性。

策展動機

無論受到全球化浪潮,抑或是受到天災人禍的影響,移民已成現代人的生活新常態。眾所周知,德國是世界第二大移民國,而近年因烏俄戰爭,柏林更是接收了為數眾多的難民。上述種種事件顯然對社會以及人們的日常造成不同面向與程度的影響,在不斷移動、離與返的過程中,「家」的問題於是浮現,促使我們思考家的意義。

故本屆柏林臺灣影展針對烏克蘭戰爭,以及對各種天災人禍進行反思,以「家,在四方(德語:Zuhause, Wo Auch Immer)為核心主題」。我們由衷希望,透過呈現臺灣文化中豐富的家庭動態樣貌與生活敘事,為仍在尋找家的人描繪更多家的想像與可能性,提供一點支持的力量。

影展主題

影展以「家,在何方」為核心主題,個人一生中可能遇到的、與家相關的不同階段和狀況分為「追尋」、「挑戰」、「記起」三個子單元、共精選了 8 部影片。誠摯邀請觀眾與我們一同思考家錯綜的面向、咀嚼各樣家庭生活故事。

所有電影

哈勇家

哈勇家長子巴尚與女兒阿莉站在裝有大聲公的競選車上,笑容滿面地與沿路鄉親揮手,為選戰做最後的拚搏。隨風飄揚的紅色競選旗幟上寫著:2號鄉長候選人、勤快負責、腳踏實地、巴尚哈勇,畫面熱絡且充滿希望。
陳潔瑤|2022|111分鐘|彩色|劇情片|臺灣|中文, 泰雅族語, 英文
# 開幕片
# 柏林首映
# 家庭
開幕典禮
29.09.2023 | 17:00
導演訪談影片 & 抽獎
29.09.2023 | 19:25

泰雅部落裡的哈勇家三代同堂,備受敬重的祖父在冬日深秋離世,然而鄉長斗力家族越界佔地事件仍未了,長子巴尚於是決定投入選戰。同時,從紐西蘭返鄉的女兒阿莉傳出另眾人驚訝的異國戀情。哈勇家如何面對參選國會議員帶來的挑戰,以及因文化差異和個人價值衝突而產生的緊張家庭關係?風暴過後,哈勇家是否能重拾泰雅的GAGA精神?

  • 2023 台北電影獎 - 最佳劇情長片、 最佳新演員、最佳剪輯
  • 2022金馬獎 - 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 
  • 2022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亞洲長片競賽」- 最佳導演

陳潔瑤

Laha Mebow by Marie Claire Taiwan

Laha Mebow 是泰雅族人,台灣第一位原住民女導演。自世新大學RTF系畢業,專注於本土電影和紀錄片二十餘年。 近幾年,她除了在巴黎有合作團隊之外,也在南太平洋地區拍攝音樂紀錄片《Ça Fait Si Longtemps》,並與紐西蘭團隊合作編寫劇本。麥博的第二部電視劇《拉卡拉奇》在2016年台北電影節上入圍國際新人大賽和台北電影獎兩大重要競賽,獲得大獎、最佳敘事長片、最佳導演、剪輯獎和最佳新人獎;並在近二十個電影節上放映。 2016年,拉卡拉奇代表台灣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尋找薩雲》、《拉卡拉奇》和《GAGA》是 Mebow 的泰雅族三部曲。

*照片來源:Marie Claire,臺灣

強尼凱克

張以風與徐子淇一起坐在小桌子旁喝台灣啤酒吃宵夜,右下角的夜燈把兩人的臉龐輪廓照得格外鮮明。徐子淇整把自己的手機給張以風看,兩人都微笑著,也許在聊生活瑣事,也許在聊生命的意義。
黃熙|2017|104分鐘|彩色|劇情|臺灣|中文, 臺語
# 追尋
# 關係
線上導演問答 & 抽獎
30.09.2023 | 15:00
專題講座
30.09.2023 | 15:25

獨自在台北生活、偷偷飼養黑頭凱克鸚鵡的徐子淇與男友持續著不穩定的關係,她經常接到找「強尼」的電話,讓「強尼」仿佛與她共同生活。樓下房東太太的兒子李立,靠著媽媽的提示紙條保持規律生活,並每日朗讀報章雜誌訓練專注,喜歡鳥類的他卻因為發現徐子淇的鸚鵡而生活脫離軌道。裝修工人張以風接了房東太太的裝修工作,但老爺車突然拋錨、打亂行程。某日早晨,一隻新來的鸚鵡把張以風、李立、徐子淇三人兜一塊。生活的交織帶來混亂,也有美好。這是一部描述台北溫度與吉光片羽的電影。

  • 2018 紐約亞洲電影節入圍 
  • 2017 釜山國際影展入圍
  • 2017 台北電影獎 - 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編劇、最佳攝影

黃熙

黃熙生於 1975年,自紐約大學電影系畢業,1996 年曾參與《南國再見,南國》(1996)劇組實習,並於2001 年返台後加入侯孝賢導演多部經典影片製作。《強尼·凱克》(2017)是他首部執導的劇情長片。

幸福定格

四對新人分散站在羅馬式建築物前拍攝婚紗。有白紗與黑西裝,也有白紗與白西裝,攝影師們和助理們專心地為新人們拍攝,記下這珍貴的、一生也許只有一次的時刻。大家都笑容滿面,是幸福洋溢的氛圍。
沈可尚|2018|86分鐘|彩色|紀錄片|臺灣|中文
# 挑戰
# 歐洲首映
# 家庭
# 婚姻
# 關係
# 兩性
線上導演問答 & 抽獎
01.10.2023 | 12:35

歷時七年,導演沈可尚拍攝八對背景不同的夫妻、記錄其生活與對話。鏡頭捕捉了夫妻間的情感流動、親密,與緊張。種種相互質問、難以開口的話題——從回首結婚動機、到激情不在的當前婚姻生活,以及關於性、孩子養育。八對夫妻對鏡頭開誠佈公,從他們之間真實的對談與無解的問題,引人反思婚姻、家庭與幸福的定義。

  • 2018 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競賽片入圍
  • 2018 華語紀錄片節長片組亞軍
  • 2010 CCDF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首獎

沈可尚

沈可尚導演在長片、紀錄片、實驗電影和商業廣告皆展現才華。他的傑出紀錄片作品包括《沉默的三角洲》、《鴿子遊戲》、《棒球男孩》、《褪色》、《來自遙遠星球的孩子》、《滾石》和《戀愛之路》。 作品曾獲得 Visions du Réel、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台灣國際紀錄片節等多個電影節提名。

白日青春

照片背景是模糊的、燈火闌珊的港口,鏡頭對焦在陳白日與哈山兩人身上。年邁的陳白日站在哈山的右邊,用手搭著哈山的肩,臉色凝重地看著哈山。哈山仰頭回望,心事重重的樣子。
劉國瑞|2022|111min|彩色|劇情|香港, 馬來西亞|粵語, 烏都語
# 挑戰
# 德國首映
# 家庭
線上導演問答 & 抽獎
01.10.2023 | 15:25
專題講座
01.10.2023 | 15:40

哈山是一位巴基斯坦裔的男孩,儘管在香港出生長大,但他知道自己的未來不屬於這裡。他唯一的夢想就是和家人移民到加拿大,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走父親的生命,夢想破滅。

陳白日是七零年代從大陸偷渡到香港的難民,現在的工作是計程車司機。陳白日從來沒有與兒子真正相處過。在妻子去世之後,陳白日更難以和兒子溝通,父子關係也更加疏遠。

失去了父親的照顧,哈山只能加入一個由難民所組城的黑幫,卻在警方的一次反黑行動中,陷入困境。陳白日決定協助哈山逃亡,並幫助他偷渡到台灣。逃亡途中,哈山漸漸開始信任陳白日,兩個完全沒有血緣且不同種族的人竟建立起有如父子般的情感......

  • 2022 金馬獎 - 最佳新導演、最佳劇情片、最佳男主角

劉國瑞

劉國瑞是定居於香港的馬來西亞導演及編劇,為金馬電影學院及釜山亞洲電影學院學員,曾拍攝《九號公路》(2017)、《末路窮途》(2018)、《寄居》(2019) 等劇情短片。他的電視作品涵蓋電視劇及紀錄片。其首部電視劇《婚內情》(2019) 由 ViuTV 出品,而香港電台的《海上的吉普賽人》則是他的紀錄片首作,探索了蘇祿海上神秘的海上游牧民族。首部劇情長片《白日青春》,榮獲第59屆金馬獎6項提名,並奪得3項大獎,包括「最佳新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及「最佳男主角」。

一家子兒咕咕叫

阿欽師蹲在自家頂樓的鴿籠中看著自己心愛的鴿子,鴿子們在籠中振翅飛舞。兩者的未來皆一片茫然。
詹京霖|2022|135分鐘|彩色|劇情|臺灣|中文, 臺語
# 挑戰
# 歐洲首映
# 奇幻
# 家庭
線上導演問答 & 抽獎
06.10.2023 | 19:25

賽鴿043在消失七年後的某天飛返,此奇異事件提醒一家四口曾經的賽鴿風光,同時召喚出兒子失蹤的傷痛記憶。以賽鴿維生卻苦苦掙扎的家庭,在面臨著兒子長期失蹤、經濟壓力和女兒的青春躁動下,種種不安不停輾壓彼此身心。此片以台灣社會寫實為基底,以底層小人物的奢望形塑魔幻意象,呈現不同生命的縱深,細梳養鴿人家難解的家庭習題。

  • 2023 台北電影獎 - 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效設計
  • 2023 台灣電影評論學會 - 最佳男主角
  • 2022 金馬獎 - 最佳敘事長片、費比西獎、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員

詹京霖

詹京霖自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藝術創作碩士(MFA)畢業。現為自由導演、編劇。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作品散見劇情片類、商業廣告、微電影。作品圍繞探究社會環境所生成的階級問題與時代變遷下的個人生存。曾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短片、荷蘭鹿特丹影展(IFFR);曾獲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華語青年影像論壇最佳導演獎;金鐘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金馬創投會議百萬首獎得主;文化部優良劇本獎等國內外影展入圍與獲獎。為台灣最受期待的新生代影像創作者之一。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

四位身穿白袍的實習醫師對著遺體櫃內的大體老師鞠躬,表達對其捐贈遺體作為醫療教學用途之感謝與尊敬。
陳志漢|2017|73分鐘|彩色|紀錄片|臺灣|中文
# 記起
# 生死議題
# 家庭
線上導演問答 & 抽獎
07.10.2023 | 14:20

在台灣捐贈遺體做為解剖課教材使用的亡者,被尊稱為「大體老師」。在極度重視亡者身體安葬的亞洲,除了要面對失去親人的不捨,也需要其他親友的理解與支持。這樣的貢獻心意,會帶給家人以及醫學院師生什麼改變?「活著」到底是什麼意思?生命的終點能夠不只是身體上的毀壞,也能帶來綿延的影響力。你會如何決定自己的生後?

這是一個關於愛與理解的故事。

  • 2018 台灣國際紀錄片節 - 競賽單元
  • 2017 Hot Docs 加拿大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 入圍

陳志漢

陳志漢的作品樸實真誠。他喜歡觀察人物在社會現象中所產生的變化,然後提出自己的觀察。他期望能以紀錄片達成人與社會對話的媒介,創作出有正面意義的影像作品。為臺灣第一位與半島電視臺合作的導演。為國際提案大會常勝軍,屢獲 CCDF 大獎。

幸福路上

炎熱多雨的夏季,小房間很潮濕,牆壁有一大片水漬。還是小寶寶的林淑淇睡不著、哭鬧著,媽媽幫她搧扇子、努力安撫她入睡;爸爸拿著水桶接天花板的漏水。
宋欣穎|2017|109分鐘|彩色|動畫|臺灣|中文, 臺語, 英文
# 記起
# 家庭
# 奇幻
線上導演問答 & 抽獎
08.10.2023 | 13:00

一通來自台灣的電話,一場阿嬤的告別式,讓林淑琪走回自己的成長歷史。六歲的林淑琪跟著爸媽搬到台北幸福路上的新家,當時的她並不懂什麼是幸福。她使勁努力讀書、上班、逃離讓她感到疲憊不堪的幸福路,飛往夢想之地美國,在那追求嚮往的一切,工作、結婚,久而久之卻失去方向,再也無法感到幸福。直到阿嬤離世,她回到熟悉的「幸福路」,曾經走過的路隨之浮現。林淑琪突然聽見心裡的聲音:好想回家。

  • 2018 東京動畫大獎 - 最佳長片
  • 2018 金馬獎 - 最佳動畫長片 
  • 2018 首爾國際動畫影展 - 主競賽單元

宋欣穎

宋欣穎畢業於台大政治系,曾於日本京都大學進修電影理論,後在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取得電影碩士,主修編導。碩士畢業後,2010 年回台開始電影創作並擔任多部紀錄片如《正面迎擊》剪接指導。2013年創作動畫短片《幸福路上》獲得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最佳觀眾票選獎等多項肯定,並入圍多項國際影展。同年,以《幸福路上》長片企劃獲頒金馬創投百萬首獎及文化部國產電影長片輔導金。《幸福路上》為其首部電影長片,目前也仍在籌備劇情長片《她的人生路》。

本日公休

阿蕊正在幫女兒的前男友剪頭髮。小而美的家庭理髮店雖老舊卻井井有條,柔軟的毛刷、刮鬍用器具、洗髮精、潤髮乳等應有盡有。兩人看著鏡子與彼此閒話家常。
傅天余|2023|106分鐘|彩色|劇情|臺灣|中文, 臺語
# 閉幕片
# 德國首映
# 家庭
線上導演問答 & 抽獎
08.10.2023 | 15:25
閉幕派對
08.10.2023 | 15:45

阿蕊開了四十年的男士家庭理髮,小小的家庭理髮店收藏各種生老病死、聚散離合。面對生活的煩擾,阿蕊總是以她臺灣歐巴桑的精神,毫不認輸地面對人生。時間一天天過去,她的客人老了。有天阿蕊接到一通電話,搬到遠方的老客人生病無法出門剪頭髮,拜託阿蕊到府服務。面對各種反對,阿蕊想起師傅教她「這一行要服務客人到底」。掛上「本日公休」的牌子,她要出發上路,去做一件所有人都認為不值得的事。

  • 2023 台北電影獎 - 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 
  • 2023 大阪亞洲電影節 - 最佳演員獎
  • 2023 屆義大利烏迪內遠東影展 - 最佳劇本獎

傅天余

傅天余生於1973年,紐約大學電影研究所碩士畢業。以文學開始創作生涯,並獲得臺灣重要文學獎肯定。轉戰影像領域後,多部影視劇本均在金鐘獎受到注目。2009年拍攝個人首部劇情長片《帶我去遠方》,2012年執導電視電影《黛比的幸福生活》,第二部劇情長片《我的蛋男情人》入選南韓、日本、加拿大等國際影展。

所有活動

憑當日電影票入場。

林蓉

林蓉

林蓉在臺灣出生、長大,於2017年移居德國讀書、工作,同時探索作為臺灣女性身份和在自己在世界上的角色。 她目前就職於處理氣候變遷議題的公部門,同時也是環境保護、世代正義和反種族主義的倡導者。此外,電影和故事也是她的熱情所在。

主題:身份、記憶與自主-身為臺灣人在德國/西方世界的生活

張嘉芸

張嘉芸

Karen 在香港出生和長大,具備跨學科經驗且持續關注政治議題。她策劃與女權主義、難民議題和種族主義相關的影展、製作戲劇。

主題:尋求歸屬的異鄉人-從白日青春看香港的哀愁

憑當日電影票入場。

贊助商

合作夥伴

常見問題

一般票 €11(買四張電影票即可於現場向工作人員免費兌換一個帆布袋)

*票券於 2023年9月開始販售,請密切關注Impression Taiwan臉書與Instagram帳號。

*票券可於 Kino Central 售票口(Rosenthaler Str. 39, Berlin)或影展官方網站購買。

所有放映與影展活動皆於 Kino Central 進行。

地址: Rosenthaler Str.39 U-Bahn站: Weinmeister Str. S-Bahn站: Hackescher Markt

映像臺灣協會是2017年在德國柏林成立的非營利組織,以推廣臺灣電影和文化為核心目標。團隊由來自不同背景或地區的臺灣或德國人組成,每年舉辦柏林臺灣影展,以及相關藝術和文化活動,致力向柏林展示豐富多元的臺灣文化。希望能透過電影搭建臺德之間的橋樑,與柏林甚至全世界觀眾分享臺灣電影,展現臺灣文化的多元性與美學。

所有的電影都是原版、配有英文字幕。

參與抽獎的3種方式:

A. 分享本影展於IG與FB的相關貼文(獎品:電影票、贊助商商品、影展周邊商品);線上公布中獎名單,至影展活動現場向服務台領取獎品。

B. 購買影展明信片(獎品:贊助商商品、影展周邊商品);於每場電影的導演QA後現場抽出、現場向服務台領取獎品。

C. 成為 Impression Taiwan 2023年度會員(獎品:長榮航空的慕尼黑-桃園來回機票);閉幕電影放映後抽獎,現場領取。

** 更詳細的資訊會公布在我們的臉書以及Instagram **

九月 2023
週日
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